左貢縣:“小學校”孕育“大幸?!?/h1>
來源:昌都報 2025-05-20

圖為音樂教師在鋼琴房一鍵一音耐心教授學生發(fā)音技巧。 左貢融媒供圖
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正森 仁青 斯嘎 索朗白瑪 左貢融媒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教育是黨之大計,國之大計!一直以來,基層學校分散是西藏教育面臨的主要挑戰(zhàn)之一,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義務教育的高質量發(fā)展。
近年來,左貢縣委縣政府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積極順應民生需求,在縣城開發(fā)新區(qū)建成第三小學,讓扎玉鎮(zhèn)拉物片區(qū)、東壩鄉(xiāng)、果仁鄉(xiāng)、四方祥和新村等地600余名適齡兒童實現(xiàn)了就近就便優(yōu)質入學。
左貢縣第三小學地處縣城東南新區(qū),左貢“母親河”玉曲河從正大門前緩緩流過,隔絕了往來的喧囂浮華,為教書育人提供了難得的清靜之地。
5月12日早晨,學校和往常一樣舉行升國旗儀式。聽到鈴聲后,同學們精神抖擻地從教室跑到操場,迅速按既定隊形整齊站立,凜冽的寒風吹不散他們堅毅的眼神,當國歌奏響,孩子們便齊刷刷舉起右手,向國旗致敬,高唱國歌。
升旗儀式結束后,五年級一班的丁增擁青同學作了題為《童心向黨恩·民族團結共繁榮》的國旗下講話。她飽含深情地說,國家投入大量資金,改善我們的生活,讓我們走進明亮的教室讀書,號召同學們牢記黨的恩情,努力學習,團結友愛,從現(xiàn)在做起,從身邊做起,為建設更加美麗、繁榮、幸福的新西藏而努力奮斗。
記者留意到,孩子們雖然都身穿校服,但背后印的校名卻五花八門,有“左貢縣第一小學”“左貢縣第二小學”“左貢教育”幾種款式,唯獨缺少“左貢縣第三小學”的校服,這是怎么回事呢?
對此,校長達瓦登珠解釋道:左貢縣第三小學2024年8月才建成并對外招生,學生來自附近鄉(xiāng)鎮(zhèn)和四方祥和新村的各學段兒童,由于學校校服還處在設計階段,就未統(tǒng)一發(fā)放。
盡管來自不同的學校,身邊也都是新的老師和同學,但顯然,孩子們很快就愛上了這個新校園。
當記者問孩子們來自哪個學校時,他們竟異口同聲地說:“現(xiàn)在我們都在左貢縣第三小學”。
滿滿的歸屬感不僅因為該學校離家更近,更在于一應俱全的現(xiàn)代化教育教學設施和科學配備的師資隊伍。
據(jù)介紹,左貢縣委、縣政府為解決四方祥和新村924戶隨遷子女上學問題,進一步整合全縣分散的教育資源,在2022年7月投資7350萬元建設左貢第三小學,規(guī)劃建筑面積14220平方米及附屬設施,包含教學及綜合樓、教工宿舍、學生宿舍,標準化運動場等。
歷時2年,2024年8月,建成后的第三小學教室寬敞明亮,多媒體教室、實驗室、圖書館等配套設施齊全,均配備防寒設備,徹底解決了以往每到冬季就停水斷水的問題,全年保障師生正常教育教學活動。
走進左貢第三小學校園,“為黨育人 ,為國育才”辦學宗旨格外醒目,朗朗讀書聲不絕于耳,藏文老師扎西卓嘎在現(xiàn)代化教室里為學生講授書信寫作方法;音樂教師在鋼琴房一鍵一音耐心教授學生發(fā)音技巧;體育老師在標準化運動場悉心指導學生足球技巧;專業(yè)化的廚師團隊正在有條不紊烹制營養(yǎng)均衡的午餐,用心守護孩子們的飲食健康;學生宿舍管理員早已把寢室收拾得干干凈凈,只為放學歸來孩子們能美美睡上一覺。
此外,為保障新建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,左貢縣委、縣政府從全縣整合教師資源,為學校配備的47名教師中,研究生學歷1人、本科學歷28人、大專學歷18人,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%。
說起現(xiàn)在學校的好,六年級一班學生扎桑如數(shù)家珍:“現(xiàn)在的操場更大,教室更明亮,老師也更專業(yè),我們也不用來回走幾公里的路,可以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學習上?!?/p>
孩子們在新學校學得開心、住得舒心,做家長的自然是省心不少。學生家長益西平措告訴記者,在搬遷前,他們家住在左貢縣扎玉鎮(zhèn)理巴村,孩子每天上下學,光接送就要騎行十公里的山路,一遇到刮風下雪天氣就特別不方便。如今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,他們一家大小搬遷了新城四方祥和新村,不僅校園環(huán)境更好,而且就在家門口,孩子每天上下學都自行前往,再也不需要接送了。
校長達瓦登珠告訴記者:“飲水思源,愛國榮校”是學校的校訓,意在時刻提醒全校師生,銘記黨和國家的關懷,將個人成長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,樹牢家國情懷,增進“五個認同”,努力學習和工作,為建設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新西藏貢獻自己的力量!
圖為音樂教師在鋼琴房一鍵一音耐心教授學生發(fā)音技巧。 左貢融媒供圖
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正森 仁青 斯嘎 索朗白瑪 左貢融媒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教育是黨之大計,國之大計!一直以來,基層學校分散是西藏教育面臨的主要挑戰(zhàn)之一,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義務教育的高質量發(fā)展。
近年來,左貢縣委縣政府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積極順應民生需求,在縣城開發(fā)新區(qū)建成第三小學,讓扎玉鎮(zhèn)拉物片區(qū)、東壩鄉(xiāng)、果仁鄉(xiāng)、四方祥和新村等地600余名適齡兒童實現(xiàn)了就近就便優(yōu)質入學。
左貢縣第三小學地處縣城東南新區(qū),左貢“母親河”玉曲河從正大門前緩緩流過,隔絕了往來的喧囂浮華,為教書育人提供了難得的清靜之地。
5月12日早晨,學校和往常一樣舉行升國旗儀式。聽到鈴聲后,同學們精神抖擻地從教室跑到操場,迅速按既定隊形整齊站立,凜冽的寒風吹不散他們堅毅的眼神,當國歌奏響,孩子們便齊刷刷舉起右手,向國旗致敬,高唱國歌。
升旗儀式結束后,五年級一班的丁增擁青同學作了題為《童心向黨恩·民族團結共繁榮》的國旗下講話。她飽含深情地說,國家投入大量資金,改善我們的生活,讓我們走進明亮的教室讀書,號召同學們牢記黨的恩情,努力學習,團結友愛,從現(xiàn)在做起,從身邊做起,為建設更加美麗、繁榮、幸福的新西藏而努力奮斗。
記者留意到,孩子們雖然都身穿校服,但背后印的校名卻五花八門,有“左貢縣第一小學”“左貢縣第二小學”“左貢教育”幾種款式,唯獨缺少“左貢縣第三小學”的校服,這是怎么回事呢?
對此,校長達瓦登珠解釋道:左貢縣第三小學2024年8月才建成并對外招生,學生來自附近鄉(xiāng)鎮(zhèn)和四方祥和新村的各學段兒童,由于學校校服還處在設計階段,就未統(tǒng)一發(fā)放。
盡管來自不同的學校,身邊也都是新的老師和同學,但顯然,孩子們很快就愛上了這個新校園。
當記者問孩子們來自哪個學校時,他們竟異口同聲地說:“現(xiàn)在我們都在左貢縣第三小學”。
滿滿的歸屬感不僅因為該學校離家更近,更在于一應俱全的現(xiàn)代化教育教學設施和科學配備的師資隊伍。
據(jù)介紹,左貢縣委、縣政府為解決四方祥和新村924戶隨遷子女上學問題,進一步整合全縣分散的教育資源,在2022年7月投資7350萬元建設左貢第三小學,規(guī)劃建筑面積14220平方米及附屬設施,包含教學及綜合樓、教工宿舍、學生宿舍,標準化運動場等。
歷時2年,2024年8月,建成后的第三小學教室寬敞明亮,多媒體教室、實驗室、圖書館等配套設施齊全,均配備防寒設備,徹底解決了以往每到冬季就停水斷水的問題,全年保障師生正常教育教學活動。
走進左貢第三小學校園,“為黨育人 ,為國育才”辦學宗旨格外醒目,朗朗讀書聲不絕于耳,藏文老師扎西卓嘎在現(xiàn)代化教室里為學生講授書信寫作方法;音樂教師在鋼琴房一鍵一音耐心教授學生發(fā)音技巧;體育老師在標準化運動場悉心指導學生足球技巧;專業(yè)化的廚師團隊正在有條不紊烹制營養(yǎng)均衡的午餐,用心守護孩子們的飲食健康;學生宿舍管理員早已把寢室收拾得干干凈凈,只為放學歸來孩子們能美美睡上一覺。
此外,為保障新建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,左貢縣委、縣政府從全縣整合教師資源,為學校配備的47名教師中,研究生學歷1人、本科學歷28人、大專學歷18人,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%。
說起現(xiàn)在學校的好,六年級一班學生扎桑如數(shù)家珍:“現(xiàn)在的操場更大,教室更明亮,老師也更專業(yè),我們也不用來回走幾公里的路,可以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學習上?!?/p>
孩子們在新學校學得開心、住得舒心,做家長的自然是省心不少。學生家長益西平措告訴記者,在搬遷前,他們家住在左貢縣扎玉鎮(zhèn)理巴村,孩子每天上下學,光接送就要騎行十公里的山路,一遇到刮風下雪天氣就特別不方便。如今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,他們一家大小搬遷了新城四方祥和新村,不僅校園環(huán)境更好,而且就在家門口,孩子每天上下學都自行前往,再也不需要接送了。
校長達瓦登珠告訴記者:“飲水思源,愛國榮校”是學校的校訓,意在時刻提醒全校師生,銘記黨和國家的關懷,將個人成長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,樹牢家國情懷,增進“五個認同”,努力學習和工作,為建設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新西藏貢獻自己的力量!